※指認與召喚:詩人崎雲論詩※
崎雲〈在虛擬中見實境〉
陸續看了幾部令人難過的電影,有時候我會想,看完電影後所停駐在身心的抑鬱,是本源於心而被影像、台詞、聲音、氛圍所一併召喚而起的創傷記憶,還是電影的情節所由外而內施予、感染給我的。然而無論答案是哪一個,也都具其作用的合理性,原因在於影像提供了閱覽者一個無限的視覺和聽覺空間,在陰暗的劇院裡,使閱覽者投入其中,與角色產生共鳴,旁觀他人痛苦的同時,亦勾起自身相關經歷的記憶,進而得到被理解的感受。
文學作品,透過意象的揀擇與組織、符號與長短句之排布,在讀者閱讀、朗誦的過程中,在心識產生畫面(影像感)與音韻(音樂性),兩者共構出一個立體的景象,而不單單只是某一情緒、意念、事件的單純表述。由情景來到情境的塑造,從而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更順著語意的脈絡和意象系統進入其中,進而獲得特殊的審美經驗,例如拙作〈我身心俱疲啊你啊你呢你呢〉:
曾經被遺棄
於是我們下定決心
保持神秘的來歷,在愛情崩落的所在
穿越彼此的靈魂
像一場末日的大遷徙
而後有人靜靜地獨坐
哭泣,散播一種莫名的感應
傳聞救世的人已經落了下來,幸好
幸好我知道那並不是你
在詩的第一節預設了一個前提以及保持神祕來歷的原因,以自身出發,而第二節在這個前提之上,再將旁人或第三者的狀態給拉進來,於此形成了視角上的翻轉,讀者也許可以將「有人」二字,解讀為視角轉換之後以第三人稱看待的自己,也可以讀做是「旁人」。「落」的字義亦可以做正、反兩種解釋,一種是「墜落」,一種是「降臨」,可以解釋能夠解救我愛情世界崩毀的那個人已經掉下來了,還好不是我所在意的那個你,那麼一切便都還有希望;也可以解釋為,能夠解救我愛情世界崩毀的那個人已經降落下來了,還好,還好那個人不是曾經一再傷害我的你。
詩的歧異性不是自然而然發生,而是詩人透過形式、意象、遣詞上的設計、調整與修改所產生出來的效果,從而使得一首詩,能夠在具有不同人生經歷的人眼中,得到不同的解讀與審美效果。詩的造境,亦大多時候是在文本中,透過文字、聲韻所共構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去完成、組構一個架空的、可隨人自由帶入自身聯想與生命經歷的虛擬實境。
〆〆〆〆〆〆〆〆
#崎雲 創作,粉專 安安,你好 Date With Writer,Instagram:bruce22216
#陳宛詩 手寫,Instagram:Instagram:wanshihchen
#愚魚 手寫,粉專 愚魚《字有》,Instagram:AsillyFish
※聆聽 #姍姍(Instagram:blabla.der)朗讀,請至:https://youtu.be/GkoAs_rNHTc
※本文收錄於趙文豪、崎雲、謝予騰、林餘佐合著《#指認與召喚:#詩人的另一個抽屜》(斑馬線文庫,2020年6月);其中所引詩作,原題為〈落陰〉,現收錄於崎雲詩集《#諸天的眼淚》(寶瓶文化 ,2020年1月),為〈#我身心俱疲啊你啊你呢你呢〉組詩第8首。
※篇中提及的詩作,我們曾於2018年9月分享,當時為愚魚手寫支援。
※感謝斑馬線及其聯絡人榮華,並感謝宛詩、愚魚。
#在虛擬中見實境 #現代詩 #詩論 #手寫